首页

哈尔滨飞鱼女王s

时间:2025-05-29 14:32:16 作者:浙江宁波海曙探索“侨助共富”新路径:一片箬叶背后的致富密码 浏览量:35445

  中新网宁波5月28日电 (张斌 刘子琳)端午将至,浙江宁波海曙区横街镇大雷村千亩箬叶林迎来一年一度的采摘季。近日,村民与侨联志愿者一道,穿梭于箬叶林间,采摘这一节令的“味道”。这些带着山野气息的箬壳叶,将被送往王升大博物馆制作成“豹纹碱水粽”,不仅飘香端午,更成为海曙区探索“侨助共富”新模式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海曙区依托统战系统“侨助共富”专项行动,通过资源整合、非遗赋能与侨智创新,探索出一条以传统箬叶为媒、链接侨界与乡村的共富路径。

  去年,海曙区委统战部在“访侨情、解侨需”专项走访中,发现大雷村野生箬壳叶因销路闭塞常年无人问津。对此,高桥镇侨联牵头构建起“村集体+农户+侨企”合作机制,建立标准化箬叶收购站,组织村民开展采摘加工培训,联动宁波老字号“王升大”签订年度包销协议。如今,村民单日采收量最高可达2000余斤,曾经无人问津的“扶贫叶”,如今成为农户增收的“共富叶”。

  在产业提升的同时,当地还注重文化赋能。今年,在“非遗共富”计划推动下,海曙区委统战部指导高桥镇侨联,将箬壳叶的使用场景升级为“文化商品”。并通过侨联搭建的跨境电商平台,销往上海、杭州等地,带动村民人均增收超过2000元。

图为“粽艺学堂”教学现场。海曙区委统战部供图

  此外,海外侨胞为箬叶产业注入多元动能:旅法设计师设计的国风礼盒让粽子成为文创伴手礼;侨界青年在博物馆开设的“粽艺学堂”吸引百余名侨眷参与。这种“采摘—加工—文创—体验”的全产业链模式,让箬叶产业从“季节性产销”升级为“常态化增收”。

  据统计,“侨助共富”项目带动大雷村周边30余户农户实现稳定就业,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5万元。

  “箬叶飘香处,共富正当时。”海曙区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片承载乡愁的绿叶是海曙区推动侨界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下一步,海曙区委统战部将持续以“资源活化、文化传承、侨智聚力”为抓手,让更多地方特色资源焕发共富活力。(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广西临港产业聚链成势 向海经济活力持续激发

上海中心垂直马拉松赛创办于2017年,今年迎来第五届。赛事所在的上海中心大厦地处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总高度达632米,是目前中国第一高楼。

东西问丨杨佴旻:怎样把中国水墨画推向世界?

此次改造工程由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设计、中铁二十二局施工。中铁二十二局西大桥维修改造工程项目负责人韩维东介绍,铁路每天只有8小时的“天窗点”施工期,实际上将40天的工期再次压缩,将施工组织切割成多个不同“单元”。

读懂传统服装里的文化密码——穿着汉服去旅行

以服装为例,一件百元左右的快时尚单品,也许穿几次就会因为跟不上潮流或者质量问题而被抛弃,然而选择一件面料优质设计经典的衣服,却可以搭配衣柜中原本的单品呈现出更多穿搭的可能性,这就是当今时尚奢侈品牌都在追求的“慢时尚”。

拜登签署含涉华消极条款的对外军援法案 中方表示坚决反对

严文明先生1932年10月出生于湖南华容,1958年9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并留校任教,1986年12月晋升为教授,199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聘为博士生导师,2005年被聘为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曾任北京大学考古学系主任、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史前学与原史学联盟常务委员、德国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等学术职务。

冰雪季开启 各地“冰雪经济”火热

着眼未来,在港科大(广州)所在的庆盛枢纽区块已规划建设超50万平方米产业载体以供创新创业团队使用。随着片区的发展建设,这一模式将由粤港智谷逐渐发展至周围多个产业载体,实现从“点”到“环”。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